由于没有生意,几个海鲜档的档主干脆打起扑克牌。本报见习记者霍健斌摄
本报讯 (见习记者 程文)一水产批发公司被指定为东门一市场的指定供货商后,以每斤比其他批发市场多出1块多的价格强行批发给鱼档主,致使该市场鱼档无法经营,多位提出异议的鱼档主称一直受到批发公司的暴力威胁。
事发罗湖区湖贝市场。昨日中午,记者进入该市场看到,以前经营淡水鱼的几十家鱼档基本都已歇业,档口和摊位被渔具和编织袋罩了起来,仅开张的4、5家鱼档惨淡营业,等待顾客的档主围在一起无聊地玩着扑克牌。
肖女士来自潮州,已经在东门湖贝市场经营鱼档有15年,她一个劲地告诉记者,现在生意不能做了,鱼档只能从胜涛水产批发总汇进货,要是去别处进货会被堵,根本进不了市场,而现在进货每斤鱼比别处要贵一块多,再卖出去肯定比以前贵,都没人来买。
“一天都要亏上千块,鱼扔在那也变坏,干脆把剩余的一点鱼卖掉就回家了。我们不敢向政府反映啊,反映了他们会抓我们的。”肖女士所说的抓人者是指控制市场的人。
同时,抵制水产批发公司强卖的多名档主向记者反映,在上周二下午,管理湖贝市场的湖贝湖润公司召集商贩开会,说从2008年1月1日起,胜涛水产批发总汇为该市场淡水鱼唯一指定供货商,并当场承诺什么规格的鱼都有,品种齐全,但到1月1日那天,一切都变了样,胜涛水产批发总汇的人一车车拉来的鱼根本没什么规格,“大大小小,死的活的都有,我们要的鱼又很多都没有,他们拉来什么就要我们买什么,而且价格比在福田农批市场的鱼价每斤高出一块多,我们联合抵制,他们直接找人把我们围起来,说要是发现进的货不是他们的话,连人都会被打。”一鱼档主有点激动地说。
据了解,东门湖贝市场鱼档的进货源在梅林的福田农批市场,每天的淡水鱼供应约3万-5万斤,因价格便宜又方便,周遭很多酒楼都在该市场购买。自从1月1日实行指定供货商后,由于价格被抬高,生意和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,“现在每天亏钱,根本没人来,鱼档快全关完了,以前一个鱼档每天可以卖1000多斤呢。”档主郑先生说。
记者在采访中,收到一张有26位鱼档主签名并按手印的抵制书,据他们介绍,没签名的鱼档主是因为害怕被报复,不敢签名。
记者就此事向胜涛水产批发总汇了解情况,一位自称管理者的男子说市场是他们公司管理的,由于市场涉及到食品安全,害怕出问题就让鱼档只在本公司进货。当记者问及强买强卖并对鱼档主威胁时,对方称并没有这回事,随即挂掉电话。
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